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中小学春秋假现“温差”:学业担忧

时间:2025-03-23   访问量:1002

### 中小学春秋假现“温差”:学业担忧

近日,中小学春秋假的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探索设立中小学春秋假以来,这一政策迅速在地方层面得到响应。例如,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于3月18日发布通知,宣布该市中小学将在2025年4月7日至8日放春假2天,与清明假期相加,形成“连休五天”的小长假。然而,尽管政策意图明确,且已有部分城市试点推进,但中小学春秋假的落地情况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并引发了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担忧。

#### 春秋假的政策背景与初衷

关于春秋假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指出,在保持全年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鼓励高等学校灵活调整寒暑假安排,并授权地方政府“探索安排中小学春假或秋假”。此后,春秋假在各类文件和场合中不断被提及,直至今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发布,再次将这一议题推向风口浪尖。

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更灵活的假期安排,进一步切割机械化的教育节奏,为学生腾出接触自然、参与社会实践的窗口。同时,分散设置春秋假也有助于缓解传统寒暑假与法定节假日高度集中引发的旅游拥堵、资源挤兑问题。此外,春秋假还能促进带薪休假的真正落实,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改善教育内卷问题。

#### 学业担忧:家长心中的隐忧

然而,尽管政策意图美好,但家长们的担忧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那些孩子成绩处于中下游位置的家长来说,他们更担心春秋假会耽误孩子的学业。以河北省的宝妈马雪晶为例,她的大儿子在上二年级,成绩并不理想。马雪晶表示,平时孩子自制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还要放春秋假的话,担心孩子的成绩会进一步下滑。

这种担忧并非个例。在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就曾有一份《建议取消杭州市主城区学生的春假秋假》的信件引发关注。一位家长在信中提到,孩子们经过漫长的暑假后,刚收心又迎来中秋、国庆长假,紧接着再放秋假,会让孩子的学习状态难以保持。此外,双职工家庭还面临孩子放假、家长上班的问题,孩子的安全问题也难以保障。

#### 观念转变与政策配套:春秋假落地的关键

面对家长的担忧,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推动春秋假的落地。一方面,要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从时间上说,春秋假只是在现有的假期时长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做出调整,并不会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除了知识教育外,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等多个方面也尤其重要。利用春秋假走向自然、体验生活,有助于孩子们拓展自我、向外探索、不畏困难,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另一方面,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就需要同步推进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此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严格落实带薪年假制度、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这将为春秋假的落地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让家长能够陪伴孩子度假,共同享受亲子时光。

#### 结语

中小学春秋假的落地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配套相关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推动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灵活、多元、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假期制度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上一篇:著名演员高英逝世 曾参演人民的名义

下一篇:男子本想8折买法拍房 却被套路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