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下,义乌老板娘们很淡定**
2025年4月,美国宣布对我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政策调整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当地的商户们却表现得异常淡定。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更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商业案例。
4月9日,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关税税率一路飙升至125%。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义乌的商户们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们依旧忙碌着,铺面里人来人往,谈笑声此起彼伏。在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周四的公益西语角活动也照常进行,100余位学员,其中超过六成是当地的商户老板娘,她们在这里学习西班牙语,拓展国际视野。
聂自勤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一位老商户,主营面具等万圣节装饰品。她的生意已经做了将近20年,美国一直是她的主战场,占到出口销售总额的近一半。然而,面对此次关税政策调整,聂自勤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担忧。她表示,虽然美国方向的新订单有所减少,但欧洲市场的基本盘还在,她还有转型的空间。聂自勤已经计划将今年的经营重心转向中国传统节庆用品,并已投入更多精力与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她相信,凭借义乌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业能力,她完全有能力应对这场关税风波。
与聂自勤不同,做五金工具生意的汪楠则显得更为笃定。她的产品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面对关税政策调整,汪楠表示,她不可能降价,关税只能由美国的客户和消费者来承担。她相信,在零售市场,自家的产品相比当地品牌具有明显的价格和质量优势。此外,她还表示,依托长三角地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能力,义乌的五金工具在成本和质量把控方面已经达到了极致。
事实上,义乌的商户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淡定地面对关税政策调整,离不开义乌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义乌50公里半径内覆盖模具开发、电镀喷漆等全产业链,24小时响应订单需求。同时,义乌还积极推动“品牌出海”计划,在捷克、马来西亚等地设立海外仓,为商户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此外,AI大模型和Chinagoods平台等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也为商户们降低了获客成本,提高了新客户转化率。
在关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义乌的商户们并未选择被动应对,而是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他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新兴市场等方式来降低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商户们表示,虽然关税政策调整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他们相信,凭借义乌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他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不仅如此,义乌的商户们还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敏锐度和应变能力。他们及时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例如,聂自勤通过转向中国传统节庆用品的研发和生产,成功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汪楠则通过坚持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的定位,成功保持了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义乌的商户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商业智慧。他们深知,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市场都不是孤立的。因此,他们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和全球视野,积极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他们并未选择退缩和逃避,而是勇敢地迎难而上,展现出了中国商人的坚韧和智慧。
总之,在关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义乌的商户们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敏锐度和应变能力。他们凭借义乌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机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淡定从容”的商业精神。
上一篇:4名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
下一篇:关税大棒下,义乌老板娘们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