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广州问界M7事故“产品责任纠纷”将开庭

时间:2025-04-08   访问量:1002

**广州问界M7事故“产品责任纠纷”将开庭**

2025年4月7日,一则关于广州问界M7交通事故“产品责任纠纷”即将开庭审理的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场纠纷不仅牵动着车主与车企的神经,更在智能汽车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据悉,该事故发生于2024年7月6日,一辆问界M7在广州荔湾区行驶中突然加速失控,撞向路口绿化带。车主在事故后声称,刹车系统完全失灵,且车辆数据疑似被篡改。为了自证清白,车主委托深圳南粤鉴定公司对车辆及EDR(行车黑匣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车辆存在“刹车系统故障”和“人为修改数据”的痕迹。然而,赛力斯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委托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出具报告,称事故发生前车辆转向和制动功能均正常,事故系驾驶员操作问题。

这一事件迅速发酵,车主于2025年4月7日根据法院传票宣布,将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鸿粤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重庆问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鸿粤宏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列为被告,索赔金额高达“退一赔三”并要求公开道歉。案件将于6月9日在广州番禺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这场纠纷的核心矛盾集中在两份截然不同的鉴定报告上。车主方委托的南粤鉴定公司指出刹车系统故障,并质疑赛力斯提供的数据真实性;而赛力斯方面委托的北京中机鉴定中心则称车辆状态正常。更戏剧性的是,南粤鉴定公司因“超范围出具检测报告”被行政处罚,但其负责人坚称处罚与本案无关。赛力斯已另案起诉南粤鉴定公司及平台“侵权”,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华为虽未直接生产问界M7,但作为鸿蒙智行品牌持有方和核心供应商,其宣传被车主视为“品质担保”。车主在起诉书中直言,购买问界M7的直接原因是“华为技术背书”和余承东“遥遥领先”的宣传口号。他认为,若非华为的品牌效应,自己不会选择这款车。因此,车主要求华为公开赔礼道歉。对此,华为尚未公开回应。但业内分析指出,此案或成为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模式中的“责任划分标杆案例”。

此次纠纷不仅考验着法律的公正与严谨,更暴露出智能汽车行业的诸多痛点。首先,车企和科技公司过度强调技术优势,却淡化潜在风险,导致宣传与现实的落差。其次,事故数据由车企单方掌握,第三方鉴定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引发了数据话语权之争。最后,高昂的诉讼成本和复杂的责任链条,让车主维权举步维艰,凸显了消费者维权的困境。

对于碧悟科技有限公司而言,这场官司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警示。作为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深知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安全担忧,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此外,这场纠纷也提醒我们,面对消费者的维权诉求,企业应积极回应、妥善处理。通过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和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良好形象。

广州问界M7事故“产品责任纠纷”的开庭审理,不仅是对车主与车企的一次法律考验,更是对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一次“信任大考”。我们期待法律能够给出公正的裁决,也期待智能汽车行业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强自律、提升品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可信赖的智能汽车消费环境。

上一篇:运动前不吃东西更容易减肥?假的

下一篇:中方反制后 美媒迅速发现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