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饮食方法让血栓减少 10天就见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健康成为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如血栓的形成,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元凶。然而,近日一项由我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参与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简单有效的饮食方法——轻断食,它不仅能够改善健康,还能在短短10天内显著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轻断食,这一近年来备受追捧的饮食方式,其核心在于规律性地在饮食和禁食之间交替。具体来说,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保持正常的饮食模式,而在其他时段则选择少吃或不吃。《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将轻断食定义为间歇性能量限制饮食,而“5+2轻断食”则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实践方式。它要求每周5天正常饮食,选择不连续的2天将能量摄入限制为平时饮食的25%,即大约500千卡至600千卡。
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在《生命代谢》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为轻断食的健康益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他们让一些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尝试了10天的轻断食(间歇性禁食),发现这些患者的血小板活跃度显著降低,不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研究人员还利用一种容易得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殊小鼠”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坚持轻断食的小鼠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时间变长,说明血栓更难形成。此外,通过“模拟中风”和“模拟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人员还发现轻断食小鼠的心脏和大脑损伤明显减轻。
研究指出,轻断食之所以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关键在于它能够提升肠道菌群代谢物“吲哚-3-丙酸”的水平,从而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血栓的形成。这一发现不仅为轻断食的健康益处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轻断食还被发现具有其他多种健康益处。例如,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仅仅3个月的时间,采用5+2间歇性轻断食就可以将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减少20.5%,并改善相关代谢紊乱,包括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和肝脏硬度等。此外,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教授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与降糖药物相比,“5+2轻断食”在降低血糖水平和减轻体重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或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早期2型糖尿病干预方法。
当然,轻断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有特殊健康需求或疾病状况的人来说,在进行轻断食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轻断食也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限制食物的摄入量,并确保四大类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按比例摄入。在非断食日,应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女性推荐总热量为1200-1500千卡/天,男性为1500-1800千卡/天。
除了轻断食,预防血栓的形成还需要结合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兰花、燕麦)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都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抗氧化剂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茶)也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同时,适量饮水、保持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戒烟限酒等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措施。
在这个追求健康的时代,轻断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饮食方法。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维护心血管健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轻断食这把“钥匙”,打开健康的大门吧!
上一篇:全球的“身后事”几乎都被他们包办
下一篇:男子欠债3万不还 执行法官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