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她转行职业哭灵人 近半月连哭16场

时间:2025-04-04   访问量:1002

**她转行职业哭灵人 近半月连哭16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有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格外引人注目——职业哭灵人。近日,河南许昌的张金凤,一位40多岁的职业哭灵人,因近半个月内连续为逝者哭灵16场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她的故事不仅是对生活压力的无奈选择,更是对传统丧葬文化的一种独特诠释。

哀乐响起,张金凤身着孝衣,一步步走向供桌,每一步都伴随着深深的鞠躬。拿起话筒,她深情地呼唤着“爹”,随后用方言唱起了逝者的生平事迹,沙哑的哭腔中透露出无尽的悲伤。这是张金凤作为职业哭灵人的日常,也是她为了家庭生计而做出的选择。

张金凤的哭灵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早些年,她的儿子王禹在外创业失败,家中负债累累。同时,公婆需要长期吃药,丈夫也一身病痛,三个年幼的孙女需要抚养。面对家庭的重重压力,张金凤不得不放下曾经的戏曲演员身份,转行成为职业哭灵人。在这个唢呐世家中,她是第一个从事这一职业的人。

起初,张金凤也曾犹豫和挣扎。她觉得哭灵这个职业有些丢人,担心会被亲戚朋友看不起。然而,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得不放下面子和架子,勇敢地踏入了这个行业。她凭借自己几十年的戏曲功底,迅速在哭灵界崭露头角。她不仅唱词感人至深,还能根据逝者的身份和生平事迹量身定制哭词,让逝者家属和观众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哀思和怀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金凤的哭灵技艺愈发精湛。她自创了“三维哭灵法”,将戏曲台步、方言唱词和扶棺痛哭的造型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哭灵风格。她的哭灵不仅让逝者得到了轰轰烈烈的践行,也让逝者家属在悲痛中找到了慰藉。

然而,哭灵这份工作并非轻松。长时间的哭泣对身体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每次哭灵结束后,张金凤都会感到身体无力,嗓子嘶哑。但她从不让自己休息太久,总是尽快调整状态,迎接下一场哭灵。在最近半个月内,她每天都连续进行哭灵,已经完成了16场服务。这样的工作强度让许多人都感到惊讶和敬佩。

除了身体上的疲惫,张金凤还要面对心理上的压力。她深知哭灵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因此,她每次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哭灵中,用真挚的情感去感染逝者家属和观众。然而,有时候她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她的人。有人认为聘请职业哭灵人是一种奇怪的行为,甚至有人对她这个职业持有偏见。但张金凤从不在意这些看法,她坚信自己是在凭能力谋生,是在为逝者和家属提供一份特殊的情感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张金凤还带动了儿子王禹一起从事哭灵工作。在母亲的教导下,王禹迅速掌握了哭灵的技艺,并成为了母亲得力的助手。他们母子二人相互配合,共同为逝者家属提供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哭灵服务。

如今,张金凤的哭灵业务已经遍布许昌及周边地区。她的口碑也相当不错,一旦有哭灵的需求,人们都会首先想到她。对于未来,张金凤表示将继续从事这个职业,为更多的逝者和家属提供情感服务。同时,她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理解和尊重这个职业,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哭灵背后的深刻意义。

张金凤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不易和坚韧的力量。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哭灵这个职业背后的意义。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让我们为张金凤这样的职业哭灵人点赞,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致敬!

上一篇:人民网:没有滤镜的真实中国惊艳世人

下一篇:中产都要跑不起马拉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