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孤独症家长:只求比孩子多活一天

时间:2025-04-03   访问量:1002

**孤独症家长:只求比孩子多活一天**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孤独地闪烁在遥远而寂静的夜空中。他们患有自闭症,一种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类疾病,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与外界沟通。而在他们身旁,有一群同样孤独却坚强的家长,他们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只求比孩子多活一天”。

自闭症,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实际上却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幸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约有200万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群体超过1000万人次,且每年仍呈爆发性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颗颗破碎的心。家长们面对这样的现实,往往感到无助和绝望,但他们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孩子唯一的依靠。

戴榕,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理事长、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董事长,她曾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在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崩塌了。然而,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她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康复训练中。她走遍北京、深圳的医院,参加各种关于自闭症的培训班,拜访相同遭遇的前辈家长。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能比孩子多活一天,因为她担心自己离开后,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和照顾孩子。

戴榕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福建福州,有一位单亲爸爸在猝死前,给17岁的自闭症儿子留下了10条爱子短信,从吃饭、睡觉到刷牙、洗澡,事无巨细。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孩子深深的爱和不舍。在黑龙江哈尔滨,张金玲为了辅导自闭症儿子,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她陪儿子卖报纸、卖花、摆地摊,最终儿子的数学成绩考全班第一。这些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他们不仅要面对孩子的康复训练、教育问题,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有时,他们甚至不得不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就业和托养机构。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强地站在孩子身边,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不断加大。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康复救助、教育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例如,厦门市残联携手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0岁-17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补助;同时,还构建了以区级福乐家园、街(镇)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为主体的兜底保障体系,吸纳孤独症青年开展日间照料、职业技能培训等训练。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闭症家庭的压力。

然而,对于大龄孤独症患者来说,他们的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离开后,孩子将如何生活、如何融入社会。因此,“只求比孩子多活一天”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和真实。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孤独症家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用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些“星星的孩子”,为他们点亮前行的道路。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孤独症患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普通孩子一样的教育、就业和社交机会。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关爱,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呵护和实现。

孤独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让我们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接纳这些“星星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愿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愿每一位孤独症家长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希望。

上一篇:缅甸军方宣布4月2日至22日临时停火

下一篇:北上广深楼市集体迎来“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