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泉集团及法人被执行31.3亿:老字号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挑战
2025年4月2日,一则关于张小泉集团及法人被执行31.3亿余元的消息迅速登上各大新闻平台的热搜榜,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张小泉这家拥有400年历史的刀剪老字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更暴露出其当前面临的严重财务危机。作为碧悟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的运营人员,我们深感老字号品牌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也借此机会探讨张小泉集团背后的故事及其面临的挑战。
据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富春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张樟生、实际控制人张国标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高达31.3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加上此前的6条被执行人记录,张小泉集团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超过38亿元。更为严重的是,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费,这无疑给张小泉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张小泉品牌始创于1628年,以“锋利耐用、工艺精湛”的剪刀著称,曾是最早一批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然而,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困境。这一危机的根源在于其控股股东富春控股的激进扩张策略。富春控股的创始人张国标为张小泉法人代表张樟生的哥哥,近年来,富春控股将大量资金投入物流、房地产等非主业领域,导致资金链断裂。2022年,富春控股因对外投资失败需承担连带责任,直接引发了多起债务纠纷。2023年,控股股东又为关联企业融资提供股权质押担保,致使张小泉股份遭冻结。
截至2025年3月,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因债务违约,质押股份对应的融资业务中已有5笔逾期,涉及本金5.1亿元;对外担保违约未代偿金额更高达44.86亿元。这一系列数字背后,透露出张小泉集团经营治理的严重风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小泉集团管理层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24年5月,原董事长张樟生卸任,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则被任命为董事兼副总经理。这一人事变动被外界解读为应对债务危机的家族内部调整,但此举并未能有效缓解投资者的担忧,反而加剧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质疑。
张小泉集团的困境不仅仅体现在财务上,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令人担忧。近年来,张小泉因产品质量问题频遭消费者投诉,尤其是“拍蒜刀断”事件更是引发了广泛争议。202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还将“菜刀不能拍蒜”的消费争议列入《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这些负面事件对张小泉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其上市公司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一路下跌,到2024年2月5日,盘中最低跌至8.32元,较最高市值蒸发约46亿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张小泉集团并未完全放弃努力。面对财务危机和品牌困境,张小泉正在寻求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救。一方面,公司正在加强与债权人的沟通协商,努力寻求债务重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张小泉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试图通过创新来重振品牌。
作为拥有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张小泉的发展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如今的困境也提醒我们,任何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希望张小泉集团能够勇敢面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重现老字号品牌的辉煌。
作为碧悟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的运营人员,我们也呼吁广大消费者继续关注和支持张小泉等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张小泉能够借此机会进行深刻反思和改革调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媒体:塞鸟表现与期待相差甚远
下一篇:年内第三涨!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