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宜再提高**
在近日的社会热议中,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否应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多位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就此发表看法。然而,有专家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宜再盲目提高。
回顾历史,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从1980年的800元/月到2018年的5000元/月,个税起征点经历了多次调整,每一次都旨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起征点应该无限制地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设定并非越高越好。个税起征点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免于税收负担,从而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然而,随着起征点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将被纳入免税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在当前居民收入增长承压、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虽然提高起征点能够增加部分居民的实际到手收入,但也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其次,从财政可承受能力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需谨慎。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和减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入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如果盲目提高起征点,将进一步减少税收收入,对财政可持续性造成冲击。特别是在当前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过高的起征点可能会对地方财政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影响中央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和调整。除了提高起征点外,还推出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涵盖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个人所得税的减税效应更加精准和公平。特别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纳税人来说,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税收负担。因此,在当前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起征点的必要性并不突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相反,我们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例如,可以考虑优化税率结构,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和标准,使减税效应更加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设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税收调节功能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等。在当前情况下,盲目提高起征点并不可取。相反,我们应该通过优化税率结构、扩大专项附加扣除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碧悟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的运营人员,我们深知税收制度对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将持续关注税收制度改革的进展和动态,并积极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和服务。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用户理性看待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共同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北京欢迎你创作者怒斥华语乐坛乱象
下一篇:日本发生大面积山火 中使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