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经济厚实我国经济“底盘”
在辽阔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县域作为发展的基本单元,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厚实着我国经济的“底盘”。2025年的春风里,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更是中国式城镇化下半场的主角。
近年来,县域经济的表现尤为亮眼。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千亿县”总数已达到59个,这些县域以全国1.2%的陆地总面积、4.5%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7.6%的GDP、1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以及10%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数字背后,是县域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积极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模式。以山东曹县为例,这个曾经躺在贫困县名单中的“落后生”,如今已凭借汉服经济成功逆袭,成为我国北方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2024年,曹县汉服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从“流量爆红”迈向了“产业长红”。
同样,河北省也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出了“县县有集群”的格局。平乡县作为全国知名的自行车、童车、电动玩具及零配件生产基地,近年来围绕产品迭代、技术升级、模式创新和服务提升“四个向度”,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2024年1至11月,河北省的333个集群实现营收超42837亿元,同比增长8.5%。
在绿色发展方面,县域经济同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打造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通过建成海上风电场、海上能源岛以及长三角地区规模领先的液化天然气枢纽基地,如东县不断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加速聚集,厚植了绿色发展实力。
创新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连续20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的昆山,便是最好的证明。从普通农业县一路逆袭成为领跑者,“昆山之路”令人瞩目。2023年,昆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514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3亿元,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大关。昆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更在于其在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市化质量等方面的全面领先。
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壮大了地方经济实力,更带动了就业和民生改善。随着县域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县域聚集,百强县对人口的吸引能力正在显著提升。这不仅加快了百强县向中等城市迈进的步伐,更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展望未来,县域经济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县域经济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各地应继续因地制宜,深挖资源禀赋,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区域融合,让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碧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企业,深感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与潜力。我们将继续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动态,积极寻求与县域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厚实我国经济“底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上一篇:特朗普:可能本月底前与普京会面
下一篇:百度战略魔咒:为何总是高开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