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回应“捐10元被说抠”:未收到真诚道歉**
近日,一起关于捐款引发的争议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在山东省济宁市,一位家长刘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她的两个孩子在参与当地一家公益团队发起的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募捐活动时,每人捐出10元零花钱,却遭到活动发起者的不当言论,甚至被该公益团队除名。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公众对公益活动中捐款金额与爱心衡量标准的讨论。
事情起源于2025年1月21日,刘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当地一家公益团队在志愿者群发布了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的募捐活动,文案中提到“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分也是爱”。刘女士的两个孩子得知此事后,决定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每人捐出10元。刘女士随后向活动发起者转账20元,并告知这是两个孩子的心意。然而,对方并未收款,反而回复称“抠”,并表示以后10元不再收。
刘女士对此表示不解和愤怒。她认为,捐款金额无论大小,都代表爱心人士的心意,数额小的捐款行为不应该被“嫌弃”。活动文案中明明提到“一分也是爱”,实际上却“设门槛”,10元钱都不收,这是“说一套做一套”。刘女士表示,她原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公益意识,但这样的回应让她和孩子们都感到非常失望。
事件曝光后,该公益团队负责人迅速回应,称工作人员言语不当,其本意并非嘲讽刘女士“抠”,而是想表达“你捐10元钱可能会被别人说抠”。该负责人表示,事发后工作人员已向刘女士道歉。然而,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并未收到任何真诚的道歉,只是收到了对方希望她提出诉求的信息。刘女士表示,她接受对方的道歉,但以后不会参加该公益团队的活动,“做公益的其他渠道还有很多。”
此外,刘女士还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由于她的投诉,她的孩子被该公益团队从名单中移除。刘女士表示,她非常气愤,因为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不尊重,更是对孩子爱心的伤害。她希望民政局能够公开处理结果,不要让广大爱心人士寒心。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捐款金额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爱心大小,每一份付出都应被尊重和珍视。公益活动的本质在于汇聚众人之力,传递爱心与温暖,无论捐款数额多少,都是对公益事业的支持。而该公益团队的行为完全违背了这一原则,不仅伤害了捐赠者的感情,也损害了公益事业的形象。
也有人指出,这次事件暴露出了一些公益组织在管理和运营上的问题。一些公益组织在募捐过程中过于注重捐款金额,忽视了捐赠者的感受和意愿。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益事业的初衷,也损害了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公益组织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作为捐赠者,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参与公益活动。捐款金额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爱心大小,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该选择那些真正值得信赖和支持的公益组织,确保我们的爱心能够真正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碧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直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类公益活动,为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公众和企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让爱心传递得更远更广。
上一篇:中国围棋协会回应柯洁退赛
下一篇:证监会:大事不过夜,更不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