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药降到几分钱 我们该担心吗**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轮集采中,多款中选药品的超低价令人咋舌,如中选价格为0.22元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这些低价药品的出现,无疑在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药品质量的担忧。
面对药品价格的迅速跳水,消费者的反应复杂多样。一方面,药品降价对于广大患者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药品费用的减少将大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低价药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毕竟,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其质量和疗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那么,一片药降到几分钱,我们真的该担心吗?
首先,从国家医保局的角度来看,集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压缩企业的合理利润,而是为了挤压掉药品价格中的虚高水分。国家医保局多次强调,集采是在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集中采购,可以降低药品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从而实现药品价格的合理下降。
事实上,多家中选企业在座谈会上也表示,低价并不意味着低质。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王军民介绍,在研发过程中,公司就考虑到了仿制药的大规模生产,并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布局。通过优化生产和成本控制,公司能够从源头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从而实现低价中选。同时,国家药监局对中选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和抽检,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从临床使用效果来看,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兰分享的研究结果显示,其课题组对63个集采药品品种进行了真实世界研究,总样本量超过30万人。研究结果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相当。这一结果无疑为低价集采药品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然而,尽管低价集采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得到了保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一些小型药企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可能会不惜压低生产成本,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此外,随着中标药品价格的不断走低,其长期供应问题也亟须重视。如何确保低价集采药品的持续供应和质量稳定,是国家和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国家药监局加强了对中选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中选药品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和抽检。另一方面,医保部门也参与了联合惩戒,对违规企业开展失信评级,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此外,国家还在不断推进医药行业的改革,通过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药品行业的良性竞争。
除了药品集采外,近年来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也在不断推进。以人工关节为例,自2021年9月首次纳入国家集采范围以来,国内人工关节价格从国际较高水平降至国际较低水平。中选结果执行两年来,中选产品使用量超110万套,占所有人工髋膝关节的使用量比例超过90%。这一成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实惠,也为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提供了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一片药降到几分钱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担心其质量。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低价集采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得到了有力保障。然而,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关注低价集采药品的长期供应和质量稳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质优价廉”的用药目标,让广大患者受益。
上一篇:福建一医院急诊医护人员离岗睡觉
下一篇:中日,一出好戏即将上演